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333考研真题(2015-2018)
2019考研初试已不足两周了,对于报考教育硕士333的考生来说,历年初试真题在考研过程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即使在基础备考阶段也要以历年考研真题为根本。接下来,科都比邻考研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近几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真题供参考,预祝大家考个好成绩!
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目的(狭义)
2.长善救失原则
3.活动课程
4.生活教育
5.癸卯学制
6.教学模式
二、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基本理论。
2.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有哪些?
3.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简述朱熹的“朱子读书法”。
5.洛克的道德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6.简述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措施。
三、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夸美纽斯学校改革思想及其对近代教育的影响。
2.联系教育实际论述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3.结合我国目前教育发展与改革实际论述依法治教的意义及其途径。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实验教育学
2.潜在课程
3.有意义学习
4.元认知策略
5.苏格拉底法
6.生活准备说
二、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教学活动中如何处理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2.简述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
3.学校管理过程包括哪些基本环节?
4.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
5.简述我国隋唐时期教育制度的特点。
6.简述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三、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做中学”的教育信条,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倡导“教学做合一”的主张,请你在分析两种观点基础上,结合实际论述它们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2.运用多元智力理论论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3.运用教育社会功能理论论述教育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制度
2.观察学习
3.学校管理
4.校本管理
5.自然教育
6.程序性知识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教育对人身心发展规律的适应。
2.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经验及现代价值。
3.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4.韩愈《师说》中的教育观。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美育的原则。
2.终身教育对学习型社会建立的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知名的大教育家,他曾在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任校长,在他任校长期间,根据他的记载,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很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同学从没见过这样大玫瑰花,就都赶来看,纷纷称赞不已。有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正在花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跑过来把那朵玫瑰花摘下来,拿在手里,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那朵玫瑰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小朋友,你为什么要摘那朵玫瑰花呢?”小女孩很认真地回答:“我奶奶病了,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开了这么大的玫瑰花,她不相信,我摘下来拿回去让她看看,看完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震撼了,就牵着小女孩到花房里又摘了两朵大玫塊花,对小女孩说:“这两朵玫瑰花一朵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另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她养育了一个你这样好的孩子。”
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批评小女孩摘花的行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2018年安徽师大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课程标准
2.“七艺”
3.要素主义教育
4.“最近发展区”
5.发现法
6.先行组织者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简述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简述斯宾塞智育理论的基本主张。
4.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三、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联系教育实际,试述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
2.试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国人教育观念变革的影响。
3.试述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四、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中的这个问题?请用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它。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以《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多少世纪以来,特别是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有人因此而提出疑问,在现代社会里,社会物质生产与教育的关系是不是已经颠倒过来?即由教育决定社会物质生产,而不是由社会物质生产决定教育?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