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教育硕士333考研真题(2015-2018)
2019考研初试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对于报考教育硕士333的考生来说,历年初试真题在考研过程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即使在基础备考阶段也要以历年考研真题为根本。接下来,科都比邻考研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15-20018年广州大学教育硕士考研真题供参考,预祝大家考个好成绩!
2015年广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学校教育制度
2课程
3.心理健康
4.教师专业发展
5.教育评价
6.发散思维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学生的本质特点。
3.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师生关系的内涵、作用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
2.试结合实际生活状况对学生心理障碍进行归因分析。
四、案例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案例一】
我与陈辰:C老师的自述
陈辰是小学四年级的一名学生,父母工作比较忙,就把他送到家附近的一个托福机构,午饭和晚饭都在托福机构吃,晚上做完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回家。他做作业速度有点慢,几乎每次都是我陪他写完作业最后一个离开。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记最开心的一件事。饭前催了他几次让他赶快写,他说他要再思考一下。吃过晚饭很久我看他都不动笔去写,忍不住上前问他,“你怎么不赶快写作文,难道又要最后一个走?”他摆弄着手中的铅笔,低着头,很无助地对我说:“老师我不会写。”
我有点不耐烦地说:“最开心的事还不好写吗?你想一下,你跟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不是很开心的吗?老师因为某一件事表扬了你,不是很开心的吗?周末爸爸妈妈带你去哪里游玩了,不是很开心的吗?或者你帮助了哪位小朋友,不也是很开心的吗…”他依旧摆弄着手中的铅笔,头也不抬,很委屈地对我说:“因为我不知道要写哪件事,我没有一件事是开心的,在学校里同学都不跟我玩,老师也总是批评我,表扬别的小伙伴,在家里爸爸妈妈也总是骂我。”顿时,我的心颤动了一下,陈辰是个有点口吃的孩子,在托福班,他很少跟别的小伙伴玩,没事的时候总喜欢一个人坐在那儿翻漫画书,我刚开始跟他说话还很有耐心,后来学生越来越多,他每次做作业总是慢悠悠的,拖得我很晚才能回家,渐渐地就疏远了他,有时候也忍不住对他吼两句。
我平静下来心情,坐到他的身边,温和地对他说:“那现在老师来帮你分析一下这篇作文好不好?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很辛苦对不对?那你想一下,你这周帮他们做了什么事?”他想了想说:“喔,上个周日早上我帮他们买了热干面和豆浆,他们说很好吃。”我摸摸他的头笑着说:“你看这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你已经长大了,能帮父母做事了,你这么懂事,爸爸妈妈心里肯定很开心,也许有时候他们工作太累了,有些事我们又做得不是太好,所以无意间吼了我们两句,我们体谅他们好吗?”他很认真地看着我点了点头看着他很开心地做完作业,我也会心地笑了。
阅读上述文字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案例中,C老师用了什么样的教育艺术?
2.现实生活中,面对像陈辰这样的孩子,老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你从这则案例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案例二】
窦老爹:让自闭症孩子有个家
5年前,他还是窦总,一位财大气粗的老板,现在他叫“窦老爹”,不是自己封的,是自闭症儿童们给起的。从一个变着法儿从别人兜里掏钱的老板,变成一个将400万积蓄都花在自闭症儿童身上的中年大叔,这一路他走了7000公里。为了呼吁关注自闭症儿童,从中国最北端的北极村走到最南端的三亚,一路遍布他爱的足迹。
400万办学校变身窦老爹
“窦老爹”全名窦一欣,土生土长的京爷们儿。在接触孤独症的孩子们之前,“窦老爹”是个霸气干练的商人。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窦一欣认识了一位孤独症孩子的姑姑。窦总几次帮忙接送这个孩子的同时,也目睹了自闭症儿童群是怎样被社会孤立的,这让他为之震2009年,窦一欣决定和孩子的姑姑共同投资,建立一所真正能给孤独症孩子平等的孤独症康复机构。不忍心收困难家庭孩子学费的窦总,在4年的经营过程中,不断收容孤独症孤儿,他先后投入400万,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积蓄,直至学校运转不下去,但窦老爹还想坚持。
带自闭症儿童徒步走中国
2012年,学校最终运营不下去了,窦总什么都没有了,但他的信念没有变。“什么都没有了,至少还有双脚,还能走路。”那年8月,“窦老爹”带着自闭症孩子阿萌,开启了一项新的旅程,也就是后来的“孤独的行走”活动。刚从漠河出发时,阿萌一点都不习惯。由于患有自闭症,情绪无法控制,碰到一点点的麻烦他都会大喊大叫,闹情绪。“吃饭晚了半个小时,没有水了,没有电了,阿萌都大喊大叫。”
去年9月份,窦一欣跟阿萌走在大兴安岭,在塔河下山时,窦一欣一不小心摔了下去,还是阿萌澄心照顾他,嘴里还嚷着,“让你不当心,掉下去了吧,一天没个正经样,”阿萌的这7分钟番话,把窦一欣逗乐了。他说,“有时候我倒不觉得我在帮助阿萌,阿萌也在帮助我。跟他在一起,你会感到他的真诚和快乐。”
得女排队员资助重建学校
这一路,从漠河到三亚。在呼吁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徒步中,他们还认识了不少驴友。阿萌给其中两名驴友起名,分别叫“八戒”和“悟空”。阿自称是“师傅”,窦一欣是“沙僧师徒四人仿佛当年唐僧取经,一路几经波折。而恰恰是这些驴友和媒体的关注,使得窦一欣得到中国女排运动员冯坤的资助。这个月,“窦干爹”的新学校已经建成了,这让他非常兴奋。下一步,他准备为大龄自闭症患者提供上岗培训,让这些大龄自闭症患者找到工作。太多的自闭症孩子因为患病,没有任何社会机构能够收容他们,我希望新学校能够一直经营下去,为这些孩子们挡风遮雨。让他们有一个家。
阅读上述文字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窦老爹”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教育启示?
2.你认为儿重的自闭症是如何形成的?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该如何关爱自闭症孩子以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
2016年广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从众
2.教学策略
3.人类的学习
4.教育功能
5.课程标准
6.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简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义。
3.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4.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际,试述教育对经济的正向功能。
2.请从品德的心理结构角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
四、案例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案例一】
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
一个学生给校长写信投诉其班主任。信中这样写道:“我们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教育同学时老是话里带刺,极伤同学的自尊心,而且说话时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过激,使同学十分难堪,有些同学由于没有得划及时帮助而沉论下去。对此,她非但不伸出援助之手,反而让其他同学奚落远离他们…”
阅读上述文字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案例反映了该教师的什么问题?这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2依据这个案例探讨如何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
【案例二】
语文课变了
2002年,合肥十中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的阅读情况的调查。在600名学生中,能够认真全部阅读的仅占5%,勉勉强强读过的占18%,2/3以上的学生完成情况很不理想。这一数字让语文老师们十分震惊。如何改变这种“高耗低效”壮观?几名有经验的老教师都认为,学生们不愿看课外读本,是因为他们的兴奋点不在那里。学生们的爱好很广泛,而课外读本上的内容却十分有限,所以大家宁愿在操场上打球,也不想翻开课外读本。但是,如果不扩大知识面,单靠课本上的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呢?
一部分教师认为,应该改革阅读教学模式,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王国文老师还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的具体模型:学生在阅览室阅读自己喜欢的刊物,并组成兴趣小组,阅读与研究、交流相结合;搭建“语文课进阅览室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主持人发表同学们的“若杂志”、“奇文”、“谈方法”、“说感悟”,让学生们在阅览中发现问题、分享成果,激发学习的成就感,模型提出以后,教师们都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但它要求任课教师要花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这对于已经非常繁忙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个重负。但毕竟这个创意听起来很吸引人,学校领导也对此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并选择了高高二年级的五个班进行每周在阅览室上节语文课的实验。既然是实验,就要有比较。王国文老师有意在自己任课的两个班中确定一个语文成绩差一点儿的理科班为实验班,还把进阅览室的时间安排在下午第三节课,而且第二节是体育课。一段时间下来,王老师惊讶地发现两个“没想到”:一个是没想到课堂秩序会这么好,原来体育课后上语文课,刚刚进行剧烈活动的学生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平静下来。现在进了阅览室,大家立刻各就各位,而且很快进入阅读环节;第二个“没想到”是见效这么快。半个学期的十多节课下来,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改观,期中考试,语文成绩也明显进步。
实验进行了一个阶段后,学生们都说喜欢这种新的上课方式。“上课可以光明正大地看闲书’,再也不必担心被‘老师’活捉”。用学校老师的话讲,就是几位教师虽然觉得很辛苦,但学生们的进步足以让他们感到满足。
阅读上述文字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案例中王国文老师的语文课与传统的语文课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2.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017年广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素质教育
2.学校教育制度
3.隐性课程
4.课堂问题行为
5.有意注意
6.策略性知识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当代教学观变革的趋势。
2.简述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基本途径。
3.简述学生评价的功能。
4.简述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功能。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际,论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2.试从学校内部管理的角度,谈谈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2018年广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非制度化教育
2.双轨学制
3.课堂教学设计
4.班级的非正式群体
5.全面发展教育
6.教师个体专业发展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
2.简述理想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3.简述学生评价理论和实践发展。
4.简述教育的个性化。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从正反面论述“教师备课直接上网搜课件,且依赖课件,缺课件就不会讲”的现状。
2.试举例说明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四、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根据所给材料(2个课例,同课异构),从课程和教学两个方面分析这两个课例的异同。
2.根据所给材料(豫章书院的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学校和家长的价值观及做法。
(3)请从德育的角度,谈谈如何对待“问题少年”。
【相关推荐】
